
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把眼光從interdental papilla移開,我們把眼光從incisal edge移開。
閉上眼睛想想,對牙醫師來說,什麼是牙科的美學?
可能是這個

也有可能是這個

對民眾來說,什麼是牙科的美學?
有可能是這個

也有可能是這個
面對患者,我們在第一時間就有著認知上的落差。
是呀沒錯,美是主觀的 🙂
為了成為實用極簡主義的blog,老何就直接跳~~~跳過心中千言萬語的廢話,
直接描準主題,牙科的美學!!!
我們牙醫前輩、大師追求的,不外乎如下:
均衡和諧
–>所以我們想要左右對稱,這很合理,地球上的生物不都這樣
合乎藝術?
–>黃金比例,這真的是過於牽強,透視原理會讓牙齒看起來的比例變化…透視的關鍵是距離…是的,這類文章沒寫觀察距離的就不用看了(大半都不用看XD)
健康自然
–>這最合理,太長的,有大縫的牙齒像是有牙周病,歪斜的牙齒像是有缺牙
–>牙齒有其天然的形態特徵,也負責不同功能,模仿健康時的天然形態是合理的
–>想想那些牙齦高度、scallop、embrasure的東西,我們都可用健康的組織結構來反推
符合平均
–>呃,這個嘛…可以說對也可說不正確,有那位美女是長的很平均的?
–>那些量平均值的前輩又不是笨蛋,但平均值是用來評估偏差值的參考就很合理呀!
–>疑? 回想我們有沒有誤把平均值當治療目標的情況?
那如果重點放在全口重建,美學的重點又在那裡?
答案就是:在全口假牙的課本裡XD
好啦,回到全口假牙,美觀評估的時機在何時?
先不論咬合等功能,有幾個時間點:
1, Wax rim
–> 可以看lip support及occlusal plane及buccal corridor
–> 可以"大概看" incisor edge position、中線
2,排前牙
–> 可以看中線、incisor edge position
–> 可以"大概看"前後牙的順接關係
3,排全口
–>可以看到white esthetic
–>可以"大概看" pink esthetic
在試戴初期的猜測成份一定是比較高的,有些地方覺得怪怪的,總是會想之後再來解決,但常常到了下一步,又想回去重新改@#$%^&*…
有時候你覺得這個case牙齒排的四平八穩,準備要完成了,但是患者看看覺得不滿意@#$%^&*…
怎麼辦? 我也不知道。無解。因為美學是主觀的。
有時如同無間地獄…見下例(只show局部保護隱私)

您沒看錯,有三種setup (之前還用了兩種蠟堤@@)
選出這次的一種setup,我copy做了一個臨時denture
戴回評估,再上面微調,再根據微調去微調我的排牙…
是的,做到快瘋了…
從我自以為熟記美學法則就沒事的年代,經過DSD流程教我們去營造患者情緒曲線得到的戲劇效果,其實老何在生涯中還是免不了吃盡苦頭…久了,好像終於學到了些什麼?
我在拍上面這組照片時雖然很煩,但最後收到的效果是讓大魔王終於同意走向下一步,那時心中才終於想通了一個關鍵…
美學是一種主觀,主觀是一種認知,認知是從觀察獲得,
重點在於:引導患者正確的自我觀察。
–>給他一個框框,再帶他好好的看
回到牙科美學是啥? 是雙向的、個人化的、合理的、有治療意義的、合乎自然的
–> 功能完善、健康仿真、以平均值為基礎呈現個性化,患者合理正確的自我觀察並肯定美觀成果。
其實這篇文章這幾行話就講完了,其他都是廢話^^||。
(不要再跟患者講什麼high-low-high了,這些法則你早該內化於心)
仍要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