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牙~(2) 車磨過表面之想太多之卷

吹牛不打草稿,打草稿不吹牛XD

我們把牙齒車了,做上假牙,除了大體的幾何外形,還要注意的就是車過牙的表面囉~
把車磨過牙齒的表面,拋光到亮亮是好是壞?
留下帥氣的bur痕又是好是壞?
是不是把牙齒弄到亮亮就是大師,把bur痕留著明顯就是老先知?

答案是…不一定XD
—————————–

所以才有接著講下來的趣味呀~~

為了追求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早在1980年代就有研究囉~

Felton, 1986

(老何小學時)
當時就簡單用carbide及diamond兩種burs去車,然後把crown用ZPC黏上去,接著拉掉,去測脫離的力量,結論是:表面粗的,retention比較好 🙂 (結案)

(老何升大學時)
然而…科技是會進步的,過了10年,主流的cement由ZPC,慢慢來到了有黏著力的世代,類似的實驗再做,情況有點不一樣了~

Tuntiprawon,1999

新黏膠有了bonding,提高了retention,表面的粗細度對retention的的影響就此被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擔心對於marginal 密合度的的影響,較大的film thickness會使密合變差了一點點。

Ayad, 1997

從此,我們在意的重點慢慢變成了:用resin cement黏比較緊。

Li, 2012

(老何變成主治醫師)
又過了10多年,我們要黏的牢不太是問題了,進一步求的是密合度,表面細緻平滑可得比較密合的crown… (此處是casting metal crown)

然而,近10年來進步飛速的數位技數呢? 數位/全瓷冠,這種不可擋的趨勢,如今已是主流,而然有趣的事,如同回到過去…疑,不平滑的表面又再度的對密合度影響減小了… 看來沒差耶! 看到這裡,您吐血了嗎???

Sinhori, 2017

以老何工作10幾年的經驗來說,可以說是經歷了PFM的年代到全瓷冠統治天下,很幸運自己在一開始工作時就有使用顯微鏡的習慣。這些年來,自己看的到的,老實說一句結論:crown邊緣沒有變的比較密合T_T…

我們又該何去何從?
數位時代目前能給大家的建議:
1) 專心放在margin的密合度,尤其是margin的設計,
2) 內部密合度用適當的黏著劑
3) Abutment圓順是必要,光滑不必要
4) Fine diamond來修,就足夠

知道了怎麼做,不表示故事說完了唷!
因為我們還要做的更好~
邊緣密合這個改天數位專文再來講~


我們要提供好的黏著表面唷~~

Saikaew, 2018

上面是說有沒有去除smear layer對於不同self-etching bonding的作用不同,但基本上,有去除會黏的比較緊。

Chaiyabutr, 2008
Chaiyabutr, 2008

那最後,再來看一下表面要怎麼清? …簡單來說,你覺得刷牙可以刷乾淨的方法都可以啦^^ 而用噴沙效果最好,細粉+毛刷也可以接受,總之,要用self-adhesive cement 要注意一下,但如果是合併bonding系統的,基本上應該還好啦 🙂

———————————————————————————————————————–

草稿最右邊下面部分,老何實在寫到快睡著了,我們看影片啦~好不好?


臨床觀點補充:

1,研究指出用黃的bur車還是會有比較好的密合度(casting),但紅的就是臨床可接受的了。
–> 但其實少掉一個觀念,就是我們整顆牙所需的不是同樣的光滑度,尤其在現今的全瓷結合數位製程。另一方面來看,Resin cement已足夠可以不太嚴格管控表面的處理情況for retention。但是在margin處卻是可以考慮用黃的去修,求最高的margin精度,另一方面也是減少soft tissue trauma…但個人是紅黃都可以,tip形狀比較重要,有時也可能選黃的比較有便宜貨可以買的到XDXD

2,Polishing abutment可算是非理性的行為,因為沒有得到任何好處,但反而可能有使vital abutment出現過熱等問題,加上core material 的抗磨性和dentin 不一樣,不小心會有小小step。

3,carbide cutting bur個人不建議拿來切削,切到肉會流血,而且表面雖可能比較光滑但不均勻,但如果是carbide finishing bur就沒這個問題,只是目的不是切而是弄順某些地方,效率不算太好,形狀也不見得是我們喜歡的。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