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y不進去!?…crown die要檢查什麼?

Intern/R來到pros,一個基本中的基本要求,就是做一顆crown,之前還有要求做一個bridge。但身為還算有一點點經驗的半老牙醫,個人覺得光是crown就很不容易了呀…
難在哪裡? 老實說,每個環節都難,從印模、灌模、die的製作、try-in、調整,這可怎麼教呀?

慣例就是口外牙練習、跟診看…接著就實做時修正
因此在跟診的教學就很重要,即使老何每個步驟都在顯微鏡下demo講解,可是Intern/R實戰時還是需要常常去救火XD…
有時不免覺得奇怪,不是都講過了?怎麼還是…@#$%^&*<>…但誰沒年輕過,也不忍苛責啦^^我們其實是要想辦法改善幫助他們的~
而一步反思,做假牙這事,一半臨床一半lab,deliver的診次只是lab結果的確認,deliver不順其實是lab品質未達標的苦果,而lab品質基礎則在印模的那次。學員們的初體驗不該是直接面對患者,而是先面對lab work。簡言之,在run pros這段短短時間內,requirement的lab比重需要拉高

一些教學及演講的經驗下來,越發感覺,臨床牙科這種實戰/學徒制/經驗傳承取向的行業,說不定要有什麼心法小手冊,全部重點都標出來,細節講多一點又更好,雖然真正的學習重點反而是獨立思考,但這需要時間…

好啦,那就來試試講心法及細節一下,先看die就好
拿到技工所的作品送回,如果有時間,要去看crown fit在die上面的情況,看那些東西???
就是以下這些:

基本上就是margin 要密合,石膏模的margin就要完整精確,內部要有黏膠空間,也避免卡住,所以要塗die spacer,但die spacer要均勻完整,但又要離margin有安全距離2mm左右。 石膏模的margin周圍上下的一些情況多少會影響,這些地方都是try不下去卡住的重要因素。

要知道die上面產生的問題,主要是製程問題,當然會影響產品製作出的品質,而提早看出這些東西,在患者來之前就知道該怎麼做可以把這個產品的潛在問題做事前修正……所以我們可以知道神技師們的作品為何能省下醫師大量的臨床時間? 因為這些問題他很少犯錯,或是熟知臨床面對的潛在問題該怎麼事前修正。

但為何神技師如此稀少呢? 因為調這些小細節要花很多時間(但你不會因此賺很多金錢),而且需要實際臨床試戴時才會知道結果,臨床試戴是醫生的工作,所以技師較難從中得到直接的回饋。
—————————————————————————————————-

言歸正傳,要看清楚本文上面所提die上的細節,得要有充足的放大率\^^/,學員們要有工具才有辦法進步呀… (不論在台灣還是美國的lab,老何看到這些顯微設備被堆在一旁不被使用而積滿灰塵都會覺得好可惜…)

EASY view 3D | Renfert

去年底在牙周補綴學會正好有演講講到顯微鏡的運用,也順勢整理了一些東西 🙂
老何臨床用的顯微鏡,常常不得已變成在做lab,患者晾在旁邊看我做lab,對他們來說是有趣的經驗,但對我來說是青春歲月…

在口外的顯微裝置,相對上便宜,聰明的您該知道這是划算的投資 🙂
省下的是珍貴的臨床時間呀~~~
—————————————————————————————————————–
最後幾句心裡話:
-顯微很酷,數位很酷,但你得用到覺得不酷了,才會變成是好工具。
-小技巧學很多很實用,但先懂原理,你根本心念一轉就有小技巧。
-追趕流行而心慌不值得,靜下心來仔細看看手邊不起眼的crown,反思什麼才是臨床順暢的關鍵,不順就是有地方不對

仔細看看石膏模,都可以看出製程中的許多故事。手中的crown,在誕生的過程中是不是有被細心對待? 了解材料、了解製程、追求完美、親自動手、解決問題…這些東西真的實用又有趣的喔…
此時的感受,我們稱之為Pros魂(我知道有點中二啦XD)

2則留言 追加

  1. 牙科初心者 說道:

    請問何醫師,面對subg margin的try in時,何醫師臨床都如何檢測密合度? 尤其是在proximal 的位置? 小弟即使戴loupe 有時也看不到,故有此問.

  2. WayHomeDental 說道:

    這很正常唷! 我用loupes也是常常看不到,要真正檢查margin在口內的密合度,要用顯微鏡,但因為角度、水、proximal都會讓即使用了顯微鏡也效果有限,所以要再多做一個die來看 .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