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R(10) BPR vs Crown, 治療計畫中的考量及運用(草稿)

正在構思一篇文章,發現我可能上網比較有效率,不然就在網路上寫草稿吧 🙂

Indication/ contra indication
治療計畫中要用某種治療,重點要去客觀分析,我們可能對某種治療特別熟悉,但過度熟悉會有偏誤而缺少說服力
  –space
後牙: BPR不用3-4mm for retention form, crown需要,endocrown不需要
前牙: 空間太大,veneer要去增補填palatal空間較麻煩,空間太小,zirconia反而更ok
  –pulp
去除越多齒質,露越多dentin 越容易有pulp問題,年輕人做crown往往比較有pulp complication
  –esthetic
要改的越多,治療越偏向crown
  –occlusion
咬合力及底下support情況會影響選擇、對咬磨損也要考量
  –accessibility
張口度,crown張口的需要會比BPR大,有會無法車到distal margin,變成endo也會很難做
  –caries rate
無法自理,高蛀牙率的人,不適合BPR,不過也不見得適合crown
  –bite force
有的人就是咬力大,材質受限,治療種類也因此受限
  –cracked
BPR對裂齒是神救援

Success rate, survival rate. longevity
  -full coverage
都高
  -partial coverage
endo後較差

Complication
 -chipping/fracture
同材質的兩種設計,誰比較容易裂? 材質對support的需要,對bonding的需求
 -endo
Dentin外露、原本就pulpitis?
 -caries
root caries? Denin bonded margin? tooth flex

Treatment approach
   –impression
排齦/數位是考量,和其他restoration的併用,適合同時印模嗎?
   –provisional
沒有retention form是怎麼做provisional??? provisional為了什麼目的做 ? follow的時間可隔多久?
   –treatment sequence
如果crown/onlay/implant同時在誰先誰後? 誰先印模… 誰先裝正式?
   –material selection
呼應complication…
 

Conclusion
還沒想到@@

待續~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