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老何(3)-顯微及日常操作的錄影

最近(又)買了顯微鏡,試過了很多不同的組合,包含ff相機/m43相機、手機、dv,其實有點小心得,
夜深了~快速重點整理一下(超感謝翊達提供各種接環):

顯微鏡的低光:
在同樣的光量下,我接上ff相機用感光元件去接收對比我接上dv或手機,在鏡頭集光後再接收,其實效果差不多dv/手機感光元件單位面積上吃到的光,還比接無反ff來的還要高。所以在低光下,相機沒佔到任何便宜…

手機(左)及DV(右) mount

顯微鏡光線充足下:
大的感光元件還是可以提供比較好的照片品質,當然同時失去了景深,而那些景深加強器,其實是會明顯減低畫質的,給人眼看還ok,用來拍照就有點令人心煩,若重點在景深,DV/手機都有比較好的景深,但當然要一張高畫質的照片還是得相機出馬。
以上,端看個人需求去取捨。而我個人會以dv為主,主要是臨床教學當然要動態呀~而為什麼不用手機? 好啦,其實很想用,但冷靜思考一下,我需要不會過熱的機器,也需要電力穩定性、需要強的追焦及選擇對焦點(這個dv真的好用)、需要好的遙控功能及輸出功能…另外,非顯微鏡的臨床操作也需要dv呀~~~(好理由XD)

相機mount,全幅會有成像圈,要放大1.2倍和視野比較像,為了視野,我個人還是比較prefer全幅


然後Sony dv還有夜視功能唷!!! 雖然不知道能拿來幹嘛XDXD,極度低光下用紅外線做根管??? 反正不要買低階的就都有保留這個功能 🙂

DV mount,比起手機mount 陽春了不少,但接環的設計很不錯


非顯微鏡的臨床操作:
手邊有ff/m43系統,以防震/景深/操作性來考量,我多數是選M43的,綜合表現我覺得是拍牙科的首選,但還是要操作者有基本的拍攝觀念,一個只有拿過手機拍攝的操作者是無法勝任的,我沒有啥特助可以固定每天幫我拍,所以常常沒拍好@@
為了這點,人類早就發明dv了啦~哈哈,那就從善如流用dv吧! 家用型的dv感光元件和手機差不多大,但功能好很多,整合性也優,加上攝影燈,往往可以得到不錯的效果,尤其是牙科口外操作的錄影,常要近距離zoom in,這真的就方便多囉~


所以,我買的是AX60,水貨 😉
這台出來也一兩年了,不明白台灣為何還在賣多~~年前的機種?
不過,anyway,重新有了顯微鏡可用真好

以後貼片只用顯微做,科科

後記:這幾天又試了幾回,DV的使用上沒啥大問題,但就是還是會懷念相機拍照的好畫質及操作性,手上有a7r2及a7s,兩台的特性差很多,但接在顯微鏡上卻差不多XD , 顯微鏡並沒辦法充分利用a7r2的高畫素,而最弱光模式也沒有充分挑戰到 a7s開始優於a7r2的超高iso,以上,表示好像隨便買也差不多XD?

2則留言 追加

  1. check this out 說道:

    Marvelous, what a weblog it is! This web site presents
    useful data to us, keep it up.

    1. hmj058 說道:

      thank you for the support!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