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算"測試"啦,算是"試用心得"比較貼切
老何做不少re-tx pros的case (沒辦法,命苦),所以牙齒的margin常有機會被前次治療或是蛀牙搞的情況很差…往人生的光明面來看,我正好是測試印模材的最佳人選,不管你是什麼好材料,總有辦法找到可以挑戰材料極限的極限狀況XDXD
但是別期待老何印個很標準很美的double cord,然後說這個材料多好多好唷,因為基本上條件好的case,我每一種材料都可以印出相同結果XD 不知要測啥@@? 廣告用的吧^^?
當我們要選印模材時,會發現到,其他人的建議不見得有用…主因是別人的印模手法不見得和我們相同,也不見得真的有能力系統性的去了解材料,所以比較踏實方法是自己測囉~
這次,GC公司的借測產品為:Fusion II先說明唷~非業配,只是受人之託分享心得 🙂

Case(1)
Wash+Putty極度subG,single cord 多圈 + modified matrix
這個case是老何沒把握一次印好的,比較難的原因是subG很深,加上gingiva很厚,為了安全起見,我用了matrix method。 single cord多圈,不選double cord的原因是這個case的牙齦在術前就可評估不可能光用排齦線排開(又深又厚的那種)。
所以印模策略為:
1,單cord多圈,確保底下的空間曾被撐開過,單cord抽起來一定會流血,但很深的subG,空間不見得有辦法多容納一條線,一條中小型的cord,多圈慢慢堆,比較不傷,較不會因trauma流血
2,matrix method,防止上方的gingiva在印模時倒向牙齒
3,流血怎辬? 快速吹乾用較親水性的材料去拼,理論上要用polyether,但polyehtet無法配合matrix,所以正好來測號稱很親水的Fusion II
結果:
看起來不錯,材料的不會亂流,觸變性不錯,抗撕性不錯,但一些前庭區的border和putty的結合不算完美,說不定我有操作過久的嫌疑?

Case(2)
Monophase+Putty中度subG,double cord,印第二次做備案cast
這是做為第二次印模的備案印模(double cord),這種第二次印模不見得所有factor都在control下,第一是可能有前次的印模材斷在裡面,cord本身也可位置有點跑掉,但拔完第一次模,馬上再印第二次是最能利用其排齦效果還在的方式,但缺點是有時被第一次印模影響,無法完美。
印模策略:
1,只有前牙,我不用在乎後牙的置入路徑,單次雙相只要對準前牙軸向就可以成功
2,底下有第一條cord,所以我不用擔心底下沒橫向空間可以讓材料流入,但怕材料黏在cord上被拉斷,所以我會用medium body,此處我用monophase來做,性質差不多
結果:
有些地方被第一次印模斷掉的材料影響沒下去(正常啦~)把牙周囊袋都印出來有點強耶! 抗撕裂性算是很不錯唷!不太黏排齦線,自然也就沒有拉斷材料的問題,這算是我覺得重要的平衡,今天要求最高程度的細節,你該用流動性最好的材料,而我們此處要求的是margin清楚,牙齦因其黏滯度較高而被排開,這個材料適合認真排齦需求可預期效果的人。monophase不太容易打出來,手力要有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