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MASTERS SERIES IN DENTAL ESTHETICS 吉隆坡

這對老何來說是個有點特別的演講,這幾本書,在我學習過程中都曾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難得全部都有買^^)

4天滿滿的課程,老師們不藏私的相授,一群認識的人一起去,邊上課邊聊交換心得,感覺滿不錯的。上課的內容當然豐富,所以一言難盡XD
以下用心得/感想的方式來呈現…

當你把終於把一生絕學經驗寫成一本書,賣的很好很讚,而下一步是什麼?
這個命題可以套用在這四天的大師講員身上,因為算是熟知這些作者過去的東西,所以他們新的演講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演化史,非常有趣!

美學,你怎麼去讀他?

Kano之前說要Challenging the nature,告訴我們怎麼堆蠟,而慢慢的,變成要copy the nature,所以有之前的SYKN,有了現在的CLLONES,他要的是牙齒的形態及質感。
結合了數位,他現在可以做的更有效率,copy nature的部分,建了簡單的數位資料庫,也就得以實踐。

Chu對美學的認知,是從顏色及形狀來切入,顏色可以用科學的方式來分析,但顏色同時的一種感官,人眼感官和科學的測量還是有不同的,而形狀,有大小和牙齦(pink esthetic)這兩個因子,所以他設計了一個公式來看大小(寬度),也分析也人眼對於顏色matching程度不等的接受度。關於牙齒的形態與人的個性臉型,統計是沒關聯的。

Gurel專注在形態,他要的形態是要反應個人特質,或是去符合個人期待的特質。所以由心理學的角度切入,將四種特性及牙齒排列加以統合,做成了AI 系統,再整合到3D的輸出。這個對我來說是很珍貴的創新,雖然我們知道怎麼去個性化的修出牙形,但畢竟受限個人經驗及臨床時間考量及美學主觀,效率不高,有了這樣的系統,的確是有幫助的。而AI是人教出來的,他的第一個老師是Gurel團隊,是個不錯的開始,不過也注定受限於理論基礎。AI的系統轉化成了一個網路服務平台,值得一試。

Fradeani的美學,考量更多是功能及排列,所以有了提高咬合及MIPP的理論。當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提高咬合,同樣方法當然有所受限,但適合多數以美觀為主訴的患者。MIPP是以保護齒質,避免過度修磨的思維結合enamel bond 來達成,以美學pros大師的角色來推動這個觀念, 是很好的事。他的進化在於把這套治療計畫的思維變成數位App,讓人更容易入手。


那完美了嗎? 美學是啥?
上完了課,或是不必上課我們也知,就是健康自然功能完善
所以要追求自然,就是要模仿形態顏色質感。要功能完善,就要設定及測試咬合。要看起來健康,就是要選擇健康的狀態去模仿。

關於完美? 以醫療及美容的角度來說,都是不存在的東西,不用太糾結啦~


我們很幸運能站在巨人的肩上看世界。
不同層次的觀看…
第一次很新鮮、再來終於看懂很開心、再來了解更深覺得自己更棒比巨人更高、再來你看看腳下,才知道自己的渺小。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