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無法代表所有人,僅以自身的經驗立論。
Endo的基本價值,去除疼痛,去除感染。
(一)
多數情況下,我們把endo做好,的確能達成以上兩個目的。
而對於endo過的牙齒,不可避免的,一定需要某種程度的復形以求盡量回復牙齒強度。
然後比較麻煩的,負責復形的經常不是endo醫師本人…
完成後的endo,需要同時有coronal + apical seal,
非自己復形,等於是把一半的成功率交給別人。
(二)
反過來說,臨床上也常因復形的需求而求助endo tx.
例如需要咬合空間而不可得
–> 修短crown做endo
例如多顆牙齒做crown/bridge preparation常會造成pulp exposure或是引起pulpitis等
–>先預防性全endo下去@@
說老實話,雖說endo的成功率不低,但稍有經驗的endo醫師不愛做無謂的endo,這不是治療(不然你告訴我是誰有病要治?)
–>極端一點的定義:其實是為了醫源性牙髓傷害收尾,雖是easy money,做起來完全沒有成就感。
–>這違反endo基本價值,我們造成疼痛,增加感染機會。但有時為了"治療計畫"不得不為之?
(三)
Endo在有了CBCT後,有一派人,主張極小的去做access opening,配合比較新的niti totary和PUI,也是做的風生水起。當然,這中間也有不少爭議…主要是chamber怎清及straight line access原則的問題。Coronal tooth structure保留了,我們提高了只做direct filling就restore的可能,但除此之外仔細想想沒別的好處…
(四)
Bioceramic,早期的神奇MTA到現在更多樣化的產品,提供了一條在治療觀念上可能的大道,善用這類材料的特性,配合pulpotomy,就能處理一些空間不足的case
待續zzZ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