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全口重建-006 你不能不認識的大師 John Kois-(10 Step) Management Considerations

其實,要唸牙科唸到沒聽過這個名字好像有點困難^^
這位也是老何好生敬佩的大師,不多說,去他教育中心的網站看看

老何今天介紹一下他的10 Step Management Considerations
以下是大綱,之後有空我們再來分析一下 😉

系統的設計,就是把重要的factors分組思考(face, teeth, tissue),再統合性的思考,所以有了3D的圖嘛~但是一開始就要3D全面性思考(還沒考量時間順序唷)是不是有點難? 所以拆成10步讓我們慢慢上手。

Face (形狀/位置, 配合Kois Dento-Facial Analyzer).
1. Maxillary incised edge position決定上顎中正門牙切端位置
2. Maxillary posterior occlusal plane決定上顎後牙咬合面
3. Mandibular incised edge position決定下顎前牙咬合面 
4. Mandibular posterior occlusal plane決定下顎後牙咬合面
1-4基本上以蠟形來完成評估

5. Intra-arch tooth position再次評估中線, 前牙是否crowding等問題
6. Gingival tissue牙齦位置, 對稱性
1-6的治療考量可配合矯正、修骨、補綴、牙周手術等來修正

Teeth (咬合的功能單位)
7. Functional treatmentmounting下顎 (例如CR), 建立咬合面, ant guidance
8. Biomechanical treatment 處理caries, enamel缺損等用來咬合的結構問題

Periodontal tissue (牙周照護、牙周的修飾手術)
9. Gingival/ lost of attachment management 牙周治療,口腔衛生照護
10. Restorative enhancement/concerns一些修正性的處理,例如,最後才決定要不要CLP,考慮furrule等等

這個圖取自2008年出版的Interdisciplinary treatment planning, Dr. Kois寫的第6章,即可一目了然他的蠟形設定方式,mounting上顎是用Kois Dento-Facial Analyzer( here for more information)

這本講全口重建的觀念,很不錯唷!

————————————
和之前兩篇004005比較,一起整理一下
1,都是先處理上顎前牙,
–>3step先只看buccal美觀(waxup labial到一二小臼齒)
–>有人是美觀功能一起看(full waxup 到犬齒,可修飾性的到小臼齒的buccal)

2,接著是處理後牙
–>3step是把後牙咬合用composite先處理起來,後面穩了再處理前牙咬合,最後再處理前牙美觀
(患者最後回來完成前牙的動機我覺得會較強)
–>Dr. Spear前牙就先做好了! 後牙樹脂墊高咬合(將來再換)
(前牙先決派,患者得到美觀/功能,將來要再回來換後牙陶瓷,就怕不回來XD)

3,修飾/輔助性手術,如CLP
–>3step因為是bonding派的,所以不是那麼需要ferrule,先做了esthetic CLP
–>Dr. Kois是留到最後再做CLP,而如果做了,是for得到足夠ferrule

4,治療可以被分段完成,而compostie resin因為具有足以撐個幾年的強度、不必大量切削齒質、便宜,目前是分段最好用及最常用的輔助工具。

5,美觀(臉/齒列),功能(咬合/空間),結構(齒質/骨頭/牙齦),生理(牙周/維護)
–>不管是那一家的理論,就是這四個點共構來支撐全口重建治療計畫,差別在順序/名稱…

希望這篇看完,大家是不是會有種"快要"融會貫通的錯覺感覺了呢?
接著要來進入植牙的重建了(吧? 希望有時間寫XD)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