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speareducation.com/

這位阿伯有人可能很熟悉,有人可能很陌生,他就是Dr. Frank Spear,老何最為佩服的大師之一。
為何很佩服他? 因為他住在夏威夷又有年輕老婆(誤),因為他是我見過最能有條有理的把治療計畫、pros觀念講給你聽講給你懂的講者。把牙科CE做的質量兼具的第一人。而他的CE的內容主要是什麼? 就是以硬派的美式pros為核心開展!
其實在美國唸書時,Pros的住院醫院、研究生也會看他的影片,對於防止被老師電爆還是相當有用的XD
當然,同樣的東西,不同學校不同老師的解譯不盡相同,學生時代也不見得能融會實貫通,而老何以一個過來人,受盡老師各種電爆、在lab度過無數的夜、也治療過不算少數患者,今晚重新開起來聽,老實說是比當初第一次聽不知深刻幾倍。
不誇張講,如果我在研究所畢業後就知道有這個,說不定就不會出國唸書了XD
————————————————————————————————-
好啦,吹捧完阿伯了,老何要來解析一下,Spear阿伯到底全口重建的治療架構是什麼? (啊就硬派美式pros呀XD)
如果圖中所示,治療計畫的分析他分為EFSB四個部分:
Esthetic:
由外而內去看這個患者,中線、對稱性、微笑、露牙、咬合平面、牙齒線高度等等,簡單一個東西,就是上顎中正門牙的位置。
Function:
關節、肌肉、overjet, overbite, wear, VD, space, 簡言之,咬合關係
Structure:
牙齒結構,何者需要restore,是不是可以被restore,怎麼restore,要不要restore加上調整位置,牙齒結構及restoration需求
Biology:
有沒有需要治療peri, endo, os等等處理,解決牙齒現有的狀況
類似的架構也可以找其他大師的版本,例如 John Kois, Peter Dawson, Mauro Fradeani等等,但我個人最愛Spear的,因為最簡單,單刀直入,切中要點。最好玩的是,如同阿伯圖中比的,比較難的case要從上而下來思考,而學校因為分科,教到每一個的基本,所以我們剛畢業時,治療病人反而是從下而上來思考(各位讀者思考的方向為何呢^^?)。
——————————————————————–
EFSB的架構分析後,最重要的關鍵是,治療是不是能分段進行
是的,“分段進行",是全口重建的神奇口訣!!!!
分段的目的?
–> 金錢、時間、觀察期、體力等限制因素都會讓患者需要分段處理。
–> 不分段其實能接受治療的患者會變的十分受限,因為全口重建不光是需要錢,還是時間及體力呀~
分段的關鍵2決定因子?
–>1 Tooth Condition:
例如pulpitis, caries, periodontitis…我們其實常不能分段不去治療啦XD
–>2 Tooth Position:
牙齒的位置才是真正能否分段治療的關鍵!!!
增加結構…簡單,一定能分段,我們可用composite resin來暫時處理
減少結構…(為了得取空間) 比較困難呀!!!!
(有沒有想起上一篇,3 STEP technique? 典型的增加結構,屬於簡單的重建)
這是為何所有全口重建課程,都要從worn dentition開始教起的秘密 😉

最後,請Spear阿伯再提醒大家一下,治療計畫要先訂目標,再來訂流程順序,也就是先決定outcome,再來細想method。
總之,有機會的話,去他的網站看看吧,收穫會很大。
——-
疑? 身為USC校友,我竟然推薦UW的!?
好的好的~植牙治療計畫的部分,我來講講我們家的,我心中也是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