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的重點,zirconia framework的強度…
講到zirconia implant framework的強度,大家覺得重點要放在哪裡?
cantilever的長度? cross section的面積? 表面處理的方法? 連接點的結構?
斷裂模式是不是像影片中的空手道少女展示給我們看的,斷在中間點?

先賣個關子,我們來看接下來的圖片,了解一下相關的實驗設計…

實驗1,不同尺寸的zirconia bar在不同的cantilever去壓斷

實驗2,不同的implant cylinder厚度,去壓裂


實驗3,不同的cross section面積及cantilever長度去壓斷
看了上面三篇(仔細看一下數據喔),還有個圖,大家看了會了解的更深刻

我們來總結一下:
人類的後牙咬合力,我們假設為1000N
–> 6×6的zirconia條,17mm cantilever,可承受近3000N~~ok的
–> Zirconia cylinder的厚度1mm厚,可以承受2000N~~ok的
–> 加上cantilever,承受力降低了不少,但和cantilever的長度關係不顯著(實驗設計中沒有特別規範cylinder的厚度),但約落在1000N左右
那該如何設計我們的implant zirconia framework?
目前老何k過的資料告訴我,
(1)遠心處的cylinder儘可能厚一點(至少1mm)
(2)cantilever不要太長,會放大對cylinder的挑戰,越長cylinder就要加的越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