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會無聊到講全口重建這個吃力題目的,有三種人:
真正的大師、真正的廣告、真正不是很懂想找人談談也開心的孩子
老何顯然是第三種。
雖然老何過去三年在美國每天燃燒生命做的事,就是玩全口重建,
可是說實在話,完全不是高手喔~只是個似乎看見過真理之門的門框的門外漢。
一般來說,全口重建的學習初步,醫師需要了解一些事物:CR, VD, mounting, 計畫擬定, 計畫執行順序…等等…
我們跳過這些煩人的事,直接切入我個人比較深刻的體會:
“精確度的控制"
計畫要能實踐,要能精確的被達成,了解每個步驟可能造成的誤差是很重要的!!!
例如,mounting的石膏及灌模的石膏的不同、取咬合的方式,重新mounting的介入時間點…$#^*&@#$%/
T過程中, 每個步驟都是在創造誤差,而每個步驟也都同時在試圖逼近正解。
例如:
開始的診斷蠟型—>初步設計蠟形–>最終完成蠟型,
確診用的臨時假牙–>確認功能及外觀的臨時假牙–>最後外微調外形的臨時假牙,
初期mounting study cast–>美觀、中線re-mounting–>咬合re-mounting
而老何的個人思考原則:精簡步驟並在重要步驟要有驗証機制。
這樣的中心思想不止在傳統重建有用,到了數位時代的全口重建,更是左右效率及治療品質的基石。
老何真心希望能夠有系統的分享這個部分,未來的一年慢慢來寫,也會有相關的課程來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