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rconia framework and Implant(4) 界面選擇-2(Ti base & MUA)(牙科專業人員限定)

上一篇提到,多顆implant splinting framework要能置入,第一個條件:

與framework相接的植體上方平台要有一定程度的平行度(40度之內)
兩種方法來達成:
(1)植牙植的平行一些–>這是為何老何一直堅信guided surgery是很重要的
(2)把不夠平行的平台上再接上一個平台來修正,例如MUA(multi-unit abutment),一些應用例如大家熟知的all-on-4

此時兩個重要的角色登場,就是Ti-base及MUA,我們這次就來聊這個 😉
要從了解framework的觀點來了解這兩個構件,老何得先提到一個觀念:
framework可以直接接在植體上,也可以透過中介的基座(Ti base)來接在植體上。而為了搞定平行置入這件事,我們有時會需要接上一個修正平台(MUA)
所以,四種情況:
1, (implant)-(framework)
2, (implant)-(Ti base)-(framework)
3, (implant)-(MUA)-(Framework)
4, (implant)-(MUA)-(Ti base)-(framework)
越多構件,就需要越多空間來容納這些構件(同時也越多成本,越多密合度誤差及驗証步驗,越多機械強度的弱點),所以合理的原則是儘可能精簡設計。

圖片取自Zirkonzahn公司,畫的又精美又清楚,超讚!
第一個圖是情況2, (implant)-(Ti base)-(framework)
金色是Ti base,假牙framework就黏在Ti base上,而靠著一支螺絲直接鎖到implant裡面,這是目前假牙設計的最大宗。

第二及第三圖是情況4, (implant)-(MUA)-(Ti base)-(framework)
銀色就是MUA,金色是Ti base,此時你會發現三件事:
(1) Ti base是用一個比較小的螺絲鎖到MUA上面
(2) 第三圖的MUA顯示了如何改角度,其上的Ti base很難完整的套好一整圈
(3) 改了角度後的金色螺絲,某個方位只有卡到1.5個螺紋
(看到這裡,心中是否隱隱覺得不妥,第三圖如果受力,似乎有點脆弱…)

沒錯呀,第三圖,就是比較脆弱…
所以如無必要,少用MUA來改角度會是比較明智的。

接著來想一下,這個公司賣的東西是什麼?
哪一些是標準化大量生產,哪一些是客製化的?
圖中的左邊是標準化大量生產的(還有料號可訂購唷~)
而上部的假牙,則是客製化的,每個case都不同。
是標準大量生產,還是客製化的產品"較為精準"呢?
其實,標準化大量生產是會準的多的,尤其是接入植體的部分更要高度精準(為何有醫師堅持要用原廠套件,這是有原因的)

下圖的下方是原廠套件,上方兩個是不同車機去研磨出來的,加工品質的差別,不難分出高下…

所以這篇結論就一句話:
非必要少用MUA,該用原廠Ti base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