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牙,是牙醫師每天在做的事,而重點有以下幾項:
1, pulp是否過熱
2, retention form
3, resistance form
4, enamel vs dentin
Cavity design就是在講把牙車成什麼樣子!
傳統的indirect restoration,就是兩個東西,retention及resistance form
而BPR,還得注意enamel 及dentin的分布。
這接下來深入探討前,先把腦中的印象全忘掉,我們重新從需求來分析 🙂
需求1:我的BPR不要被咬裂
需求2:我的BPR不要掉下來
需求3:我的BPR要美美的
需求4:我的BPR要不塞牙縫
需求1:我的BPR不要被咬裂
先來看這個東西
Flexural Strength (彎曲強度)
「彎曲強度」又稱抗彎折強度(Bending Strength),系指物件被彎曲斷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單位可以是 Kg/cm2 或 MPa。


上圖非常簡化的把一個molar overlay的受力示意出來,此時廠商給我們的數據開始有了具象化的意義…最常用的IPS emax為例,300MPa在臨床上代表著什麼?
–>經過不太專業的計算@@…
如果沒有底下的 dentin support(約200MPa),1mm厚的emax在後牙咬合力可以承受20公斤左右,若底部有spport,應該會再好一些。
而如果只有0.5mm厚的emax,承受力是和厚度平方反比,大約就是5公斤…

當然要切記,這不是真實數字,一定會有因底下support加上bonding而加強的因素。只是要讓大家更警覺厚度的重要影響。
而實測數據呢,我們來找一些相關的實驗就可以知道大概…
實測結果如何? 真的是這樣嗎? 薄的overlay一定比較容易死?
查一下文章… 結果保証讓你心頭糾結、頭腦混鈍XD
那何醫師,冒昧請問一下,那實際上e max到底能承受多大的咬力呢?
今天(2019/5/17)去上一位來自對岸的一位醫師的BPR課,課間他有提到,"極限情況"下,e max ,作overlay,後牙,他也是作到0.5mm,真是讓我覺得太神奇了XD
根據研究,overlay在0.7-1mm,0.5mm有點冒險